【牙髓病臨床病例釋疑:預防、診斷與治療】出版時間:2022年02月
內容簡介
在過去的數年間,隨著科技的重大創新和循證醫學研究的蓬勃發展,牙體牙髓病的治療出現了顯著的進步,但牙髓治療的質量和牙體組織的保留依然是多數牙科醫生追求的目標。 本書是專家組在第四版的基礎上補充和改進的,融入了更多新穎的概念和理念。 全書主要包括牙髓科臨床中可能碰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和解决之道,如開髓的方法與應注意的問題、充填資料的性質與選擇、臨床診斷與治療計畫、影像技術的應用等內容。 本書適合牙體牙髓科及其他相關科室醫生和醫學生臨床學習、參攷之用。
作者簡介
程小剛,醫學博士,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數位化口腔產業分會常務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委員,陝西省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委員兼工作秘書,國家公派美國得州A&M大學貝勒牙科學院訪問學者。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專案8項,發表研究論文35篇,其中第一作者SCI 9篇。 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陝西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優秀指導老師,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獲中華口腔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第一届世界口腔雷射醫學聯合會亞太大會“最佳成果獎”等科研獎勵8項; 第一完成人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 參編專著2部,主譯副主譯專著各1部。 臨床擅長顯微根管治療術及椅旁數位化CAD/CAM嵌體修復術等。
仇珺,醫學博士,現任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主治醫師,講師。 研究方向為根管內感染機制及其防治。 現時,主持中華口腔醫學會青年基金牙科粘接科技研究專案1項,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畫專案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4項。 發表SCI論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10篇,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 現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青年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口腔醫院分會委員。
目錄
第1篇診斷與治療計畫製定
第1章牙源性疼痛的診斷
第2章放射片拍攝科技
第3章牙科影像學影像解析
第4章牙髓病和牙周病引起的骨缺損的鑒別診斷
第5章治療失敗的診斷
第6章非牙源性疼痛診斷
第2篇非手術根管治療操作要點
第7章牙本質過敏症和活髓保存治療
第8章牙齒隔離、開髓、根管口定位
第9章工作長度的確定
第10章根管擴大成形
第11章根管清理和消毒
第12章根管充填
第13章複雜、特殊解剖形態根管相關病例的處理
第14章根管再治療
第15章急性牙痛的治療
第3篇手術治療操作要點
第16章根尖周手術中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17章齦下齲壞和缺損(含根面缺損)牙齒的治療
第18章需要根尖周手術治療的疑難病例
第4篇其他口腔疾病診治要點
第19章牙折和牙外傷治療
第20章根管治療後牙齒修復

-----------------------------------------------------------------








牙髓病臨床治療科技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編輯推薦
《牙髓病臨床治療技術》第4版條理清晰、圖文並茂的內容,完美地體現了現代循證學思維。 本書對於熱愛牙髓病治療學的學生、從業者和專家都很有意義。 我們自豪地向各位讀者推薦這本書。
內容簡介
本版*的牙髓病治療學將延續前面數版的優良傳統。 它更新並强化了臨床路徑的循證依據,同時給出了合理化解釋,同時維持了一貫圖文並茂的風格,為更多有抱負的牙體牙髓醫生提供視覺依賴學習框架服務。 本書內容分為4個方面:*,建立科學和臨床的基本原理; 第二,為讀者提供牙髓病治療學的基本知識; 第三,闡述覈心治療方法; 第四,討論學科聯結。
我們希望本書能為各個層次的醫生帶來幫助:(1)鼓勵優秀的牙科大學生進入實習期; (2)
幫助牙科全科醫生畢業後繼續夯實他們的知識和技巧; (3)為有專業基礎的臨床醫生提供進步的底蘊; (4)為有志於從事牙髓病治療的專家打下堅實基礎。 雖然本書的展開是以英國衛生系統為背景的,但是多方證據(如各種牙體牙髓病學雜誌、流行病學數據、國際會議和全球健康視角)顯示全球各地牙髓病治療學的發展行程都是不盡相同。 囙此無論在哪裡,只要是牙髓病治療學盛行的地方,本書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馬淨植,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口腔科主任; 《臨床口腔醫學雜誌》編輯部主任,副主編。 1994年畢業於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 2010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牙學院學習一年。 現任中華
譯者名單
口腔醫學會第六届牙體牙髓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委,湖北省口腔醫學會第三届牙體牙髓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北省口腔醫學會第五届理事會副會長,武漢市口腔醫學會第四届理事會副會長等。 曾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届委員,任湖北省政協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委員。




-----------------------------------------------------------------






















【牙髓病CBCT臨床應用】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內容簡介
本書設計得比較人性化,總體分為兩部分。 前面的章節(1~4章)主要講述與CBCT相關的放射學背景知識,這些內容以前經常被忽略。 後面的章節(5~11章)則主要講述CBCT在牙髓病、根尖周
病以及牙外傷中的臨床應用。 由於CBCT會讓患者承受較高的有效輻射劑量,囙此貫穿本書的一個覈心理念是要遵循輻射防護優化ALARA(As Low As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則,這一點非常重要。
每個章節由在該領域科研經歷和臨床經驗均非常豐富的專家撰寫,全面闡述了傳統影像與CBCT影像的優缺點,並附有翔實的注解。
作者簡介
呂紅兵1996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99年和2002年獲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碩士和博士學位。 2011年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訪問。 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病理學專委會常委、福建省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常委。 擔任《口腔疾病防治》編委。 已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5篇,主譯專著《實用根管治療學》1部。
黃曉晶199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口腔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97年和2000年獲四川大學口腔碩士和博士學位。 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2003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在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進行訪問研究,為“福建省衛生系統學術科技帶頭人後備人選”“福建醫科大學學科帶頭人”,獲“福建省優秀留學人才”稱號。 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常委、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雷射醫學專委會常委、中華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委會委員、福建省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擔任《口腔醫學研究》《口腔疾病防治》《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編委。 已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9篇。
目錄
第1章傳統影像技術和輔助成像科技的局
限性
引言
傳統影像技術的局限性
三維解剖結構的重疊
影像失真
解剖噪點
X線片複查
牙髓病診斷中的高級影像學科技
核磁共振成像
超聲波
可調光圈電腦斷層掃描科技
電腦斷層掃描科技
錐形束電腦斷層掃描科技
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第2章輻射物理學
引言
電磁波
單個光子還是連續波?
X線的產生
軔致輻射
特徵輻射
熱量
波譜特性
過濾
kV與mA的調整
總結
與物質的交互作用
X線吸收
X線散射
X線透射
拓展閱讀
第3章錐形束電腦斷層掃描科技
多排螺旋CT與錐形束CT的异同點
多排螺旋CT
CBCT
探測器類型
X線影像增强器
間接數位化平板探測器
直接數位化平板探測器
3種探測器類型比較
量子探測效率
圖像重建方法
濾波反向投影
濾波反向投影及反覆運算法存在的問題
圖像品質
對比分辯率
空間分辯率
測試對比分辯率和空間分辯率
噪點
模糊
理想的CBCT特徵
拓展閱讀
第4章CBCT的使用:劑量、風險和偽影
引言
劑量和風險
電離生物組織
隨機風險
輻射劑量分類
英國的背景劑量
年齡和風險
風險評估
减少劑量的措施
合理性
確保設定正確
增高kV和降低mA
劑量削减功能
增大體素
降低mA
合適的濾板
mA調製
檢測准直
180°視角
脈衝式X線束
CBCT掃描儀的平均劑量
CBCT中的偽影
消光偽影
射線硬化偽影
部分容積效應
混淆偽影
環形偽影
移動偽影
噪點
偽影總結
查看和存儲影像
PACS
DICOM
顯示器/影像監視器
照明條件
存儲影像
培訓要求
CBCT特定法規
影像評估
拓展閱讀
第5章牙槽骨的解剖結構
引言
上頜骨和腭骨的解剖結構
鼻和鼻腔的解剖結構
上頜竇的解剖結構
上頜牙槽骨的解剖結構
上頜牙齒的解剖結構
下頜骨的解剖結構
下頜管的解剖結構
頦孔的解剖結構
下頜牙槽骨的解剖結構
總結
參考文獻
第6章根管解剖結構的評估
引言
複雜解剖結構
切牙和尖牙
前磨牙
磨牙
牙形態异常
牙內陷
牛牙症
融合牙
髓腔參數
牙根長度和彎曲度
總結
參考文獻
第7章根尖周病
引言
傳統影像學的局限性
根尖周病的檢測
根管治療結果的評估
根尖周病的影像學表現
傳統影像
CBCT
總結
參考文獻
第8章非手術和手術性根管再治療
引言
非手術性根管再治療
根尖周病變
根管治療質量評估
遺漏根管及解剖特點
手術性根管再治療
總結
參考文獻
第9章牙外傷
引言
牙外傷影像學評估
背景
牙外傷的影像學評估
牙外傷影像學複查
總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牙根吸收
引言
牙根外吸收
牙根內吸收
牙根外吸收
表面外吸收
炎症性外吸收
替代性外吸收
頸部外吸收
牙根內吸收
總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牙根縱裂
引言
傳統影像
CBCT
體外研究
體內研究
總結
參考文獻
-----------------------------------------------------------------






【牙頸部非齲性病損及牙本質過敏症】出版時間:2019年01月
書名:牙頸部非齲性病損及牙本質過敏症
作者:(巴西)保羅·蘇雷亞斯(Paulo V. Soares),(美)約翰·格裏波(John O. Grippo)主編
出版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










【牙髓顯微外科治療科技】出版時間:2021年06月】
輯推薦
以往用低質量的手術方法和資料完成的根尖手術,如今通過手術顯微鏡、超聲倒
預備工作尖、生物相容性資料和生物活性資料,其治療效果得以改善。
阿納爾多·卡斯泰盧奇盡心竭力地將大量的研究、臨床經驗和收集來的臨床病例
彙集成可讀的內容並總結成一本書,以指導牙髓病學專家和年輕醫生去應對牙髓外科
治療手術的所有關鍵問題。
內容簡介
牙髓顯微外科這一分支,終於支~棱~起~來~啦! 本書附有51個精彩實操視頻,搭配正文食用更佳哦!
“Endodontic Surgery”or“Surgical Endodontics”; that is the question!
這是一本巨著的開場白,但這也正是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想要達到的目標。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牙髓病學領域中科技和資料方面發生了一些改變。
為什麼選擇牙髓顯微外科科技?
顯微鏡下治療將更容易識別根尖和解剖細節,如峽部、根管鰭、隱裂和側支根管。 此外,去骨量更少及切除根尖角度更小,可以保留更多骨皮質、牙體組織和牙根長度。
借助於現代科技如顯微鏡高倍放大、合適的資料和使用顯微器械,牙髓外科已逐步發展成為牙髓顯微外科,並將產生可預期的成功療效。 與傳統根尖手術成功率相關的研究表明,其成功率比顯微外科手術低近50%。 (節選自正文第6頁)
當前研究表明,如果以前的根管治療完善,則非手術再治療的成功率將大大降低,意味著這種情況下根尖手術可能是。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臨床醫生必須告知患者顯微外科手術是一種比非手術再治療、拔牙或種植更好的治療方法。 (節選自正文第8頁)
本書主編阿納爾多•卡斯泰盧奇盡心竭力地將大量的研究、臨床經驗和收集來的臨床病例匯集成可讀的內容並總結成一本書,以指導牙髓病學專家和年輕醫生去應對牙髓外科治療手術的所有關鍵問題。
他以敏銳的精確度,致力於解决由於根管治療失敗而採用根尖入路來治療牙髓來源的根尖周病變相關的問題,理論聯繫實際,詳述了診斷方法、治療科技、的新型器械以及與手術治療相關的可能併發症,為牙髓顯微外科治療科技貢獻出基礎且高品質的總結, 為已從事或者準備從事牙髓顯微外科的醫生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南。
作者簡介
阿納爾多·卡斯泰盧奇(Arnaldo Castellucci)阿納爾多·卡斯泰盧奇博士於1973年畢業於義大利翡冷翠大學醫學專業,1977年,他在同一所大學主修牙科。 1978—1980年,他參加了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牙髓病學繼續教育課程,並於1980年在Herbert Schilder教授的牙髓病科工作了4個月。 從那時起,他專注於牙髓病治療領域。他是義大利牙髓病學學會S.I.E.(Italian Endodontic Society)的前任主席,也是歐洲牙髓病學學會E.S.E.(European Society of Endodontology)的正式成員,1981—1983年,擔任歐洲牙髓病學學會秘書。 自1985年以來,他是美國牙髓病學醫師學會的正式成員。 1990—1992年,他擔任國際牙髓病學學會聯合會主席。 他是卡利亞里大學牙科學院的牙髓病學助理教授和那不勒斯費德里科第二大學口腔外科專業的顯微外科牙髓病學教授。
-----------------------------------------------------------------








【顯微外科牙髓病學】出版時間:2023年01月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口腔醫生
顯微外科的發展促進了牙髓病治療理論和科技的創新,造就了掌握顯微科技的
新一代牙髓病學專家。 本書集中了牙髓病學專家的智慧,體現了新時代牙髓病學的
發展與進步。
內容簡介
英文版原書名為《Microsurgical Endodontics》,中文翻譯版書名為《顯微外科牙髓病學》,旨在強調科技的系統性和專業性。 全書共12章,前6章講述的是基本理論和知識,包括手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術前的準備和各種基礎工作,甚至還包括了與術者和患者健康密切相關的人體工程學知識,並且充滿了人文的關懷。 後6章詳細解讀了手術的步驟和預後保障,內容豐富、細緻。 全書文字不多,但敘述准確、到位、適用。 同時,本書用精美的臨床病例和實操圖片說明臨床問題,簡潔、易懂、可學,是一本很有價值並且很適用的臨床參考書。
本書的著者是學習與工作在美國的新一代國外牙髓病學專家,譯者則是具有國外培訓經歷的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的新一代牙髓病學專家。 著者和譯者的專業起點相同、奮鬥目標相同、專業水準旗鼓相當,確保了中文譯著與原著在專業科技的闡述和理論觀點上的高度一致,有益於中文讀者的理解和接受。
期望以這本中文譯著的出版發行作為一個起點,進一步促進我國牙髓病學的發展和進步。 也期待不久的將來,這些參與翻譯的專家有屬於自己的著作!
高學軍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
牙體牙髓病學教授
2022年6月於北京
中文版序言ForEword
作者簡介
王祖華
醫學博士,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體牙髓科主任醫師、副教授。 中華口腔醫學會顯微根管治療科技首席推廣專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牙科學院訪問學者。 201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牙科學院接受顯微牙髓外科手術培訓。 2016年至今已主辦*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顯微根尖手術的理論與實踐”10期。 在顯微牙髓外科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
-----------------------------------------------------------------









【齲齒疾病及其臨床管理】 出版時間:2022年01月
內容簡介
2003年首次出版的《齲齒疾病及其臨床管理》已成為齲病學領域的指導性資料。 第3版繼續秉承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原則,對全書結構進行了重新編排,以臨床指導為覈心,使內容更加豐富、高效、査詢便捷。
全書分為6個主要部分:
● 齲病:是什麼? 全球如何分佈
● 齲損及其生物學基礎
● 齲病診斷
● 齲病控制
● 手術干預
● 個體與群體齲病控制
本書目的是向口腔醫學生和口腔從業者展示有關齲病的*新知識及其對診斷的影響,以及如何最有效、最適當地控制齲病的進展。 臨床決策以及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的平衡才是臨床實踐日常中更重要的部分。
囙此,我們需要理解齲病的進展,以便評估治療預後以及個體和人群的疾病進展風險。 希望本書能讓讀者成為一個思維更開放、知識更豐富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能致力於運用最經濟有效的管道控制齲病。
作者簡介
王曉燕,女,主任醫師,副教授,牙體牙髓科副主任,碩士生導師。 本人先後承擔和參與國家*、部級、院級和橫向研究課題8項,在國內核心期刊和國際雜誌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SCI收錄5篇,並參與《牙體牙髓病學》教材的編寫; 現時是European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的論文評閱人。
董豔梅,女,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9.6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獲學士學位; 2000.6獲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內科碩士學位; 2005.12獲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內科博士學位。 1989.8始歷任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體牙髓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副教授,2004年進昇為主任醫師。 1996.1~1996.4在紐西蘭惠靈頓醫學院牙科研究作所訪問學者。 2000.6 ~ 1996.8在美國哈佛牙醫學院Forsyth牙科研究中心作訪問學者。







-----------------------------------------------------------------

















【牙髓病診療原理與實踐】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內容簡介
書中呈現系統翔實的內容,按治療過程由表及裡的編排順序、圖文並茂的講解、精美細緻的印刷,堪稱現時牙髓病學外文參考書中的經典。 本書除了對牙髓病臨床治療中的基本操作流程做了詳盡的介紹以外,還增添了一般常規教材未涉及的牙髓根尖周幹細胞、再生性牙髓病學過程、牙髓微生物的新分析、CBCT等在牙髓病學方面的應用、牙髓病學的全身考慮及單顆牙種植等的內容。
作者簡介
高原,博士,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獲得口腔醫學博士學位。 同年進入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長期從事牙髓病臨床醫療、科研教學與培訓工作,具有豐富的經驗與獨到的見解。
薛晶,博士,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副主任醫師。 2004年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 2009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獲口腔醫學博士學位。 在牙體牙髓病學領域一直致力於醫、教、研工作,對牙髓病的診治和齲病有較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目錄
第1章牙髓和根尖周組織的生物學特性/ 1
Graham Rex Holland,Mahmoud Torabinejad
第2章保護牙髓和促進牙齒成熟/ 21
Ashraf F. Fouad,Anthony J. Smith
第3章牙髓病微生物學/ 38
JoséF. Siqueira,Jr.,Ashraf F. Fouad
第4章牙髓和根尖周病變/ 49
Mahmoud Torabinejad,Shahrokh Shabahang
第5章診斷、治療計畫及全身情况/ 69
Richard E. Walton,Ashraf F. Fouad
第6章全科牙醫和牙髓病專科醫生的溝通與聯系/ 96
Ashraf F. Fouad,Mahmoud Torabinejad
第7章牙髓-牙周的相互關係/ 107
Mahmoud Torabinejad,Ilan Rotstein
第8章牙縱裂/ 122
Eric M. Rivera,Richard E. Walton
第9章局部麻醉/ 143
Al Reader,John M. Nusstein,Richard E. Walton
第10章牙髓病急症及治療/ 164
Paul D. Eleazer,Paul A. Rosenberg
第11章牙外傷的處理/ 175
Nestor Cohenca
第12章牙髓影像學/ 200
Richard E. Walton,Ashraf F. Fouad
第13章根管治療器械/ 220
Van T. Himel,Kent A. Sabey
第14章根管解剖/ 233
Richard E. Walton,Eric J. Herbranson
第15章隔離、開髓及確定工作長度/ 247
William T. Johnson,Anne E. Williamson
第16章清理和成形/ 276
Ove A. Peters,W. Craig Noblett
第17章修復前準備/ 303
Charles J. Goodacre,Harold H. Messer
第18章根管充填/ 319
James C. Kulild,Bekir Karabucak
第19章根管治療併發症/ 342
Mahmoud Torabinejad,James D. Johnson
第20章根管再治療/ 359
George Bogen,Robert Handysides
第21章根管外科手術/ 378
Mahmoud Torabinejad,Braldford R. Johnson
第22章根管治療結果評估/ 400
Mahmoud Torabinejad,Shane N. White
第23章單個種植體/ 415
Mohammad A. Sabeti,Mahmoud Torabinejad
第24章變色牙漂白/ 431
Ilan Rotstein,Richard E. Walton
第25章老年牙髓病學/ 445
Richard E. Walton
附錄髓腔解剖和髓腔通路預備/ 458
Lisa R. Wilc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