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山河為證】
【山河為證】
【山河為證】
【山河為證】

【山河為證】

NT$999
已售:130

突破單一史學敘事框架,揭示被宏大歷史掩蓋的衝突與衝突


東方書院前.png

10004.jpg

編輯推薦

※一部視角獨特的中國大歷史,聚焦歷史變局的關鍵時刻,從地理和戰爭視角把脈古代王朝的興衰成敗,看懂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密碼。

為何發生在殷商城外的牧野之戰會决定商王朝的命運?

處於西北邊陲的秦國為何能逐步向東逼近,一掃六國,平定中原?

作為蜀漢之“股臂”、曹魏之“雞肋”的漢中,何以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襄陽之險固如何支撐南宋在金兵的鐵騎前殘喘六年?

土木堡之變為何埋下大明覆滅的禍根?

安慶又何以扼江淮之咽喉,造就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

※突破單一史學敘事框架,揭示被宏大歷史掩蓋的衝突與衝突,從16場關鍵戰爭看各路英雄爭霸,看透宏大歷史掩蓋下的衝突與衝突,揭秘亂世風雲下成王敗寇的權力遊戲。

牧野之戰的前夜,發生在朝歌、洛陽和孟津的間諜故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土木堡之變震驚華夏,守門天子淪為叫門天子,你的“堡宗”朱祁鎮在位期間究竟還有多少謎之操作?

※瞭解歷史真相,複盤戰爭演變,讀懂關鍵事件決策邏輯,從中學帝王心術、權術謀略、人情世故,更高維度視角理解歷史棋局。

※小說筆法重構大戰場景,敘事鮮活,好讀易懂。 嚴謹而不失生動的筆法能將展現書中腥風血雨的世界

說到襄陽,它是“柔弱南宋抗擊蒙元的硬脊樑”; 說到燕雲十六州,它是“北宋王朝夢寐以求的北方防線”; 說到鄭國,它是“春秋諸侯爭霸的犧牲品”,嚴謹而不失生動的筆法能將人拽入書中腥風血雨的世界,讀起來欲罷不能。

※破解歷史爭議,挑戰認知,教科書裏沒講到的知識點,這本書裏都有! 拓寬知識視野,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例如說到秦國一掃六國。 我們知道,秦國原本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周王室附屬小國,地處中華文明覈心區之外的西北邊陲。 而說起秦國能够一統天下的原因,大家基本都會想到的是:商鞅變法。 但本書要說的是,秦國的崛起之路,變革固然不可或缺,但地緣優勢或更為關鍵。 本書深入還原了秦國歷代君主如何一步步努力,通過一場一場戰爭進駐中原,並在富饒的關東地區紮下了根,最後定都咸陽。 成為四塞之國,占盡四塞之國的便利,最後一統天下。

※嚴謹的歷史寫作,綜合運用歷史文獻、考古資料、地理資訊等多方面的數據,史料翔實,凡引必注,考據嚴謹。

所有論述取自《史記》《資治通鑒》《元史》《舊唐書》《後漢書》《晋書》《隋書》《通典》《三國志》等百餘部正史。

※64幅戰爭插圖隨文編繪,軍事形勢、地理變化、地緣關係一目了然。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16個鎖鑰之地,這些地方曾在歷史長河中深刻影響了國故興衰、王朝命運。 從先秦殷都城外的牧野、西漢反擊匈奴的河西走廊、南宋抗擊元朝的襄陽到太平天國時期的天京門戶,每一處都承載著歷史的重量,銘刻了血火交融的過往。

作者以發生在其中的16場戰爭作為切入點,綜合運用歷史文獻、考古資料、地理資訊等多方面的數據,立體地還原了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場景與發展趨勢。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認識中國歷史演進的獨特視角,可深化對地理環境與歷史行程之間互動關係的認識。 在作者看來,中華文明的覈心區發展變化複雜。 早期在關中、中原交替或呈現雙核心,後自西向東、自北向南轉移,元朝後又自南向北止於北京,而轉移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戰爭和經濟。

書中隨文另附有64幅插圖,軍事形勢、地理變化、地緣關係一目了然。

作者簡介

宋平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歷史學博士後,師從李懷印。 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得主,出版專著《太平天國狂飆實相》、譯著《牛津口述史手册》《現代中國的形成》等,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專案。

目錄

上 册

第一章 殷都城外的牧野:武王伐紂決戰之地001

一、天命玄鳥,降而生商002

二、周原膴膴,堇荼如飴010

三、文王在上,於昭於天019

四、孟津會師、牧野鷹揚024

第二章 地處中原的鄭國:春秋諸侯爭霸的犧牲品037

一、鄭國的東遷039

二、鄭國東遷之後所具有的戰畧優勢042

三、鄭國的崛起045

四、諸侯爭霸對鄭國的爭奪052

第三章 四塞之地的秦國:一掃六國的地緣戰畧謀劃059

一、嬴、嬴秦、秦國060

二、奮六世而不休的地緣戰略規劃066

三、秦掃六國而一統天下076

第四章 河西走廊:西漢反擊匈奴的戰畧抓手087

一、備受匈奴欺負的大漢王朝089

二、河西走廊之於雙方的戰畧價值096

三、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準備099

四、漢武帝對匈自衛反擊戰104

第五章 漢中:蜀漢之“股臂”、曹魏之“雞肋”117

一、漢中的地緣戰畧價值117

二、蜀漢之“股臂”、曹魏之“雞肋”126

三、魏蜀在漢中的軍事拉鋸133

四、漢中最終還是决定了蜀漢的生死146

第六章 合肥:孫吳和曹魏的爭奪熱點167

一、合肥的戰畧樞紐地位156

二、曹魏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防務160

三、孫吳與曹魏(西晋)相爭合肥的經典戰役——逍遙津之戰167

第七章 東都洛陽:隋煬帝的夢幻之城177

一、隋煬帝為何營建東都洛陽178

二、東都洛陽的軍事防禦體系187

三、隋末各方政治勢力對於洛陽的爭奪192

第八章 潼關:大唐帝國面對叛軍的最後防線209

一、安祿山的叛亂210

二、東都洛陽的淪陷215

三、潼關的戰畧地位和封、高二人被斬殺220

四、潼關失陷與唐朝的衰落223

下 册

第九章 關中地區:漢、唐帝國的大本營233

一、關中地區的戰畧中樞地位234

二、關中地區乃漢、唐帝國的根本242

三、漢唐時期“關中本位”的短暫缺失249

四、關中地區漸漸成為中國政治中心之外的邊緣地區254

第十章 燕雲十六州:北宋王朝夢寐以求的北方防線261

一、中原政權是怎麼丟的燕雲十六州262

二、北宋王朝的夢想268

三、高粱河之戰和岐溝關之戰276

四、北宋被迫進入防守態勢286

第十一章 東京:四戰之地的艱難防禦289

一、東京開封是個好地方290

二、東京開封的城防體系294

三、第一次東京保衛戰305

四、靖康之變313

第十二章 鎮江:南宋的護國北大門319

一、南宋以前鎮江的戰畧樞紐地位320

二、宋廷南渡之後鎮江戰畧地位的上升324

三、南宋與大金、蒙元在鎮江的爭奪331

第十三章 襄陽:柔弱南宋抗擊蒙元的硬脊樑341

一、襄陽的地緣政治價值341

二、南宋在荊襄地區對蒙元的防禦部署347

三、蒙元攻取襄陽359

第十四章 北京:大明京師就是國防最前線369

一、從“諸子守邊”到“天子鎮邊”370

二、明成祖時期北京的攻防佈局和戰畧行動378

三、土木堡之變和北京保衛戰386

第十五章 遼東地區:大明帝國對抗後金(大清)的最後倔强397

一、遼東地區的地緣政治意義398

二、女真族的崛起以及大明在遼東地區的戰略部署402

三、薩爾滸之戰406

四、明朝失敗的原因以及遺失遼東地區的影響413

第十六章 安慶:天京門戶的戰畧決戰419

一、安慶的軍事鎖鑰價值420

二、湘軍針對進攻安慶的戰畧謀劃422

三、太平軍對於安慶防禦工作的謀劃429

四、安慶爭奪戰及其戰畧影響433

1743673068226903.jpg

10001.jpg

【山河為證】
NT$999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