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懋可(Mark Elvin,1938—),劍橋大學博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當代著名歷史學家。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史、文化史、環境史。








【中國的歷史之路:基於社會和經濟的闡釋】
內容簡介
伊懋可在《中國的曆史之路》(或譯《中國曆史的模式》,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1973)一書中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展開論述:中華帝國為何能長期維持統一而沒有像羅馬帝國那樣最終分裂? 中國如何執中世紀各國經濟之牛耳,並成為當時人口最多的國家? 古代中國如何在科學和科技方面從落後於歐洲到處於領先地位,但是在1600—1700年又遠遠落後於歐洲大多數地方? 作者提出了“高水准平衡陷阱”理論。 他認為傳統後期的中國經濟發展已達到沒有工業-科學投入情况下的極限,隨著人口持續增長,農業剩餘產品遞減,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下降; 勞動力越來越便宜,而資源和資本越來越昂貴; 耕作與運輸科技已高度完善,難以再做簡單的改進。 當新技術出現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够多的剩餘來購買新技術,而且這種所謂高水准的發展也抑制了對新技術發明的需求。 伊懋可認為“高水准平衡陷阱”是對中國文明之所以出現科技停滯,並且沒有發生工業革命的一種充分解釋。
作者簡介
伊懋可(Mark Elvin,1938—),劍橋大學博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當代著名歷史學家。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史、文化史、環境史。 代表作有:《中國的曆史之路》(另譯《中國曆史的模式》)、《大象的退卻》等。



-------------------------------------------------------

【腹地的構建:華北內地的國家、社會和經濟:1853~1937】
編輯推薦
1.費正清獎獲獎作品,美國歷史學會會長彭慕蘭成名之作。 《腹地的構建》榮獲1994年費正清東亞研究蕞佳著作獎,該著作一上市就得到廣泛關注並得到學界內外一致好評。 彭慕蘭憑著扎實的歷史素材、敏銳的研究視角,從社會、經濟等方面全面論述1853-1937年這一時段黃運地區的風雲變幻。
2.2017年全新修訂,精善呈現加州學派領軍人研究心血。 原譯者馬俊亞全新校譯修訂,內容更為精善,全面展示加州學派領軍人學術風采。
內容簡介
史料豐富,眼界開闊:“人為”打造出來的貧窮腹地
《腹地的構建》運用多個國家的豐富史料(包括中、日、美,民間、官方等級別的史料),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清末民初1853—1937年間,華北內地的社會、經濟和生態變遷及其原因進行探索。
作者彭慕蘭在書中描繪了華北內陸地區,尤其是河南、山東等一帶當時的社會情形,包括對當地的金融、農作、交通、稅收情况和農民的反抗鬥爭進行了全面描述,同時將當時華北內陸與沿海地區的發展作對比。 他認為華北內陸在這段時期社會生態與自然生態發展呈現出衰退的迹象。 彭慕蘭不僅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波瀾壯闊的華北內陸生態群像,更是運用了社會學理論、歷史地理學、社會區域理論等多重視角,分析了華北內陸衰敗的原因。 他指出,在國家退出了對地方社會的經濟以及政策扶持沿海地區的大背景下,此時的華北內陸又遇上戰亂和自然灾害,衰敗是必然的結果。 中國內陸腹地並非生來“落後”,這一局面更多地是由國家以及時局造成。
美國歷史協會費正清獎獲獎作品,全新修訂譯本
《腹地的構建》為彭慕蘭1988年博士論文,1993年出版發行之後受到了諸多關注,次年(1994年)榮獲美國歷史協會費正清獎。
本次出版為馬俊亞2017年全新修訂中文譯本。
作者簡介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1958—)
著名歷史學家,曾任美國歷史學會會長(2013—2014),“加州學派”代表人物。 1980年於康奈爾大學獲學士學位,1988年於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師從史景遷。 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腹地的構建:華北內地的國家、社會和經濟(1853—1937)》(榮獲1994年費正清獎)、《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榮獲2000年費正清獎、2001年世界歷史協會年度圖書獎)、《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與史蒂文·托皮克合著)等。
馬俊亞(譯者),1966年生,江蘇冰陽人。 現為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著作有:《規模經濟與區域發展——近代江南地區企業經營現代化研究》《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等。
目錄
譯者序
中文版序言
鳴謝
導言
區域
時段
國家、市場及其在黃運的融合
政治經濟與中國的發展
治水與國家的構建:理論透析
章地方利率的故事:
信貸和貨幣市場中的政治勢力和區域模式
山東的地區性信貸市場
地方經濟差异的持久性
信用市場及其他地方經濟邊界
區域性的貨幣市場
經濟地理中的政治:當地的公共財政
經濟地理中的政治:超地方的權威和政治自衛
經濟地理中的政治:私人收益
割裂的市場及其分配:强大的勢力
割裂的市場及其分配:普通百姓
割裂的市場和區域經濟形式
結語:割裂的市場與國家構建
第二章社區、強制和棉花:農業改良和社會分層
新的農作物品種
拾荒與生存
看青活動與“棉業公會”
區域變化與當地領袖
滲透性、開放性和社會經濟的變遷
第三章生態危機和“自强”邏輯
市場、國家和生態
封閉、燃料短缺和伐木砍樵
燃料短缺與“自强”邏輯
當地的努力:植樹造林及其不滿
生態、交通和邊緣化
第四章任其自便?
中央政府的退出
中央政府的退出:新的優先、新的緊縮與錯失的機會
輕視的加劇:地方癱瘓的社會和政治基礎
秸稈與石頭:落後科技的迴圈
黃運的黃河治理
水患的重新分佈
第五章灾害應對
水利失修的經濟成本
士紳與外國人
國家的分裂與水利治理:軍閥時代
官府、鄉村豪紳與地方反抗
工程師與阿兵哥
結論黃運、中國與世界
附錄
人名譯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譯後記



NT$1950
酒莊:【葡萄酒酒莊規劃設計與創業】(精裝大本)

NT$1680
【風險投資史】+【風險投資交易】

NT$1499
金融的秘密:【一部瑞士金融史】

NT$1750
【房地產大趨勢】+【全球房地產】+【構建不動產金融大循環】

NT$2550
【現代美國的起源】+【美聯儲的起源】+【美國貨幣和銀行史】+【美國大蕭條】

NT$2250
【美國金融體系】+【美聯儲主席全傳】+【美聯儲】+【英格蘭銀行】

NT$1800
【美國金融史】(全6卷)

NT$2800
【股海揚帆】

NT$2550
CFA協會投資系列:【量化投資分析】+【固定收益證券分析】+【股權估值:原理、方法與案例】(全新塑封三冊)

NT$2100
【經濟解釋】 (五卷本)

NT$1799
2024重磅出版:【美國經濟之辯1932-1972】(全套兩册)

NT$2350
【牛津和平經濟學手册】[美]蜜雪兒·R. 加芬克爾[美]斯特吉奧斯·什卡佩爾達斯

NT$2250
【全球航空業】(第2版)

NT$1499
迷失的盛宴:【中國商業保險史:1919—2023】(上下卷)

NT$1650
【國家的啟蒙+國家的歧路+國家的重生】(日本三部曲)

NT$2650
危機與秩序:【全球轉型下的俄羅*對外關係】(上中下)

NT$1850
【美國官*體制】(精裝)

NT$1299
10月重磅新品:日本蠟燭圖科技【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盈利策略+現代指南】(新版)

NT$1850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第10版)+【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行為的關鍵】(第11版)

NT$2000
【證券市場技術指標百科大全】(原著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