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匠說構造:【中華傳統家具作法】+【中國古典家具榫卯解構與鑑賞】
匠說構造:【中華傳統家具作法】+【中國古典家具榫卯解構與鑑賞】

匠說構造:【中華傳統家具作法】+【中國古典家具榫卯解構與鑑賞】

NT$2200
已售:15

中式榫卯,源遠流長;木藝文化,承載匠心;中國傳統家具之美。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1.jpg1649404440166625.jpg

【中國古典家具榫卯解構與鑑賞】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中國榫卯藝術在建築和家具領域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重點介紹了41種典型的中式榫卯結構及其家具應用實例,41種榫卯構造均附有三維解構圖和不同角度的電腦繪圖,並標註了詳細的尺寸,為讀者提供了了解中國古典家具及其榫卯結構的獨特視角和珍貴的數據資料,不僅可以鑑賞中國傳統家具的藝術之美,而且具有極高的製作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紀亮,2003年畢業於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工業學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師從國家非遺大師楊金榮,從事中國傳統家具研究16年。現任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中式家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楠木專業委會會專家、中國東陽家具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世界技能大賽(第45屆)精細木工北京賽區裁判、第3屆全國職業院校林草技能大賽精細木工裁判。先後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斗拱的藝術短視頻網絡傳播平台》等2項,國家文化產業資金項目《“非遺”傳統手工藝活態傳承數字網絡服務》等2項,完成林業產業重大課題調研《我國紅木產業發展研究》。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篇。 2018年主編出版《中國紅木家具消費指南》。

目錄

書摘插畫

-----------------------------------------------

详情-02.jpg

匠說構造:【中華傳統家具作法】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部分:文字篇和作法篇。

  文字篇為口述方式,講述了現代木工應該具備的一些傳統家具認知,有些內容重複提及,但都是在佐證其構造心法。文字篇中有些插圖主要是配合文字內容的,不是作為家具產品推廣,涉及的一些經典家具圖片,均作了技術處理或轉換成了黑白圖片,若有不慎之處,敬請諒解。

  書中所列舉的家具,其編排序列不同於以往類似的使用功能排列,特以家具結構作法特性進行編排,例如,束腰類的有凳、桌、椅、榻、床等,四面平類的有凳、桌、椅、櫃、床等。這種編排方式便於說明製器作法的構造共同點。榫卯作法略要圖卷中的說明性文字均以製圖方式寫在圖中;有些未完全講透的則另寫在圖旁空白處,需對照閱讀。另外,在榫卯作法圖旁有對應的透視草圖。

  本書是基於公共認知上的傳統家具來論述的,對現有傳統家具的公共信息進行歸納和梳理,從中找出一些普遍的規律及作法規則,不針對明式或清式,也不涉及專門的黃花梨、紫檀或宮廷家具以及硬木軟大漆家具等,也沒有學術性的考據或論證等,只是匠工以構造技術視角的一些思考,故名《匠說構造》。

作者簡介

喬子龍又名松喬工匠,蘇州大學建築系(傳統家具)教師,資深造園師、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業餘時間從事傳統書畫的創作,近年來專注於傳統家具的研究與設計,著有《匠學圖繪》《匠說構造:中華傳統家具作法(上、下)》《匠意圖制》《松喬圖制》等。

目錄

第一章 漫談傳統家具

第一節 傳統家具的匠學思考

第二節 遲到的文明

第三節 傳統木構建築與木作家具

第四節 東西方古典家具之比較

第二章 傳統家具之八識

第一節 傳統家具的稱謂與識別

第二節 制——傳統家具的立器之本

第三節 式——使用功能的類別

第四節 形——家具構造中的氣質衍生

第五節 藝——型架骨骼上的表飾

第六節 工——制器的營造全程

第七節 款——器型的體量尺碼與級別

第八節 色——家具可視的表色

第九節 材——支撐構造及榫卯的質地(含材色)

第三章 型製有道

第一節 東方之木

第二節 無束腰

第三節 案形結構

第四節 四面平

第五節 有束腰

第六節 四“制”的圓融——不露端截的外紋通順

第七節 制與製的交融

第八節 圓展方守的對應關係

第九節 四“制”與文字的對比分析

第十節 文字與書法

第十一節 制的兄弟族群

第十二節 箱型

第十三節 筒型

第十四節 交型

第十五節 支型

第十六節 折型

第十七節 疊型

第十八節 組型

第十九節 獨型

第四章 作韻八徑

第一節 度·繩尺品韻

第二節 中和圓通之作韻八徑

第三節 第一徑——型廓比

第四節 第二徑——間架比

第五節 第三徑——線形比

第六節 第四徑——材徑比

第七節 第五徑——桿型比

第八節 第六徑——飾面比

第九節 第七徑——縫折比

第十節 第八徑——色間比

第五章 新十病與重溫二十四品

第一節 新十病——重溫明韻二十四品

第二節 匠讀十六品

第三節 氣質與地域文化

第四節 把握分寸“中和”尺碼及品韻性向

第五節 傳統家具韻向圖

第六章 中國牙子——形制衍生語言

第一節 中國牙子——線型家具中的衍生語言

第二節 牙族分類

第七章 投榫拆裝與榫卯力學

第一節 榫卯初原與投榫組合順序

第二節 榫卯的“巧”與“拙”

第八章 設計與製圖

第一節 間架構造的透視與放樣

第二節 設計流程

第九章 鑿枘餘聲

第一節 匠工心中的型、形、藝

第二節 說韻有感

第三節 “骨法用筆”與線型家具精神雛向的思考

第四節 再說形與韻

第十章 中華榫卯

第二部分 作法篇

第十一章 中和圓通

——圖說傳統家具作法一百例

511 第十二章 制器圖例

——設計作法圖例

574 松喬工法訣(稿)

575 後記

書摘插畫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匠說構造:【中華傳統家具作法】+【中國古典家具榫卯解構與鑑賞】
NT$22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