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中國金銀器】(共五卷)
【中國金銀器】(共五卷)

【中國金銀器】(共五卷)

NT$4350
已售:222

是我國首部完整展示金銀器在工藝美術領域流變的鴻篇巨制,也是一部紙上的人類生活史,囊括了先秦至清的金銀器皿與金銀首飾,著眼於造型與紋飾,究心於美術和工藝、審美與生活的關係。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1.jpg

详情-00.jpg

【中國金銀器】

編輯推薦

《中國金銀器》,中國首部金銀器通史

貫穿三代文明初興至清末四千年歷史

歷代出土器物逐一考證解說,喚醒歷史中沉睡的奢華世界

啟卷之際,一起“回到歷史現場,復活古典記憶”——

觀覽文物——金銀器純屬奢侈品,歷朝歷代尚儉戒奢,限制乃至禁斷金銀器製作是經常的舉措。 金銀器更是施展手工技藝的作品,或有造型之美,或有紋樣之美,或二美兼具。 它多半為實用之器,理想的效果便是有實用與裝潢合一之美。

傾聽物色——物的造型、工藝與紋飾如何呈現它所要表達的藝術語言? 如何理解人對物的命名,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載的意念? 藝術語彙的發生與演變可於書中細加觀察分析,著力捕捉。

辨識紋樣——由兩漢魏晋雲氣紋,到大唐卷草,再到各種各樣的耍花兒……在柔條蔓卷、密葉嬌花的聚合中揮灑線條之魅,有時為主人,有時為賓客,或熱鬧喧闐,或清寧溫婉,“野草花葉細”,“綿綿相烦乱”。 細辨其紋樣於此,聞見彼風采其中。

領會風尚——器皿之外,金銀首飾於全書占重要地位,它不僅是財富與藝術的合一,也因為所具展示性而成為生活時尚不可忽略的風向標。 當日工藝品的流行題材大都出現在金銀首飾上,雖方寸之地,卻是一時代流行紋樣之聚珍。

解悟文學——金銀器裏有“文學”。 長沙窯器上的唐詩,磁州窑器上的宋詞,還有宋元墓室以詩歌飾壁,不僅見出時代風氣,而且顯示了工匠的造詣。 從詩詞與繪畫的意境中汲取設計靈感,創造新的造型與紋樣,文學是器皿首飾設計的重要藍本,形成從容自在、意趣盎然的本土美學。

察知歷史——從塵封多年的出土金銀器中發掘關於設計、製作、使用、傳承的資訊,進而考察它們的發展脈絡。 在這個由沈從文開啟的研究傳統中,揚之水通過融“物”入“文”入“史”的書寫,賦予金銀器生命的氣息。 它所承載的文化史意義,如西諺所謂:“堪值等重之黃金。”

內容簡介

《中國金銀器》是我國首部完整展示金銀器在工藝美術領域流變的鴻篇巨制,也是一部紙上的人類生活史,囊括了先秦至清的金銀器皿與金銀首飾,著眼於造型與紋飾,究心於美術和工藝、審美與生活的關係。 全書依歷史朝代和器物功用,於兩千頁篇幅內,將金銀器這一西風東漸之物在華夏之邦的落地、嬗變、融合直至自生光華的過程,以真實可見的影像影寫一一作注。 作者多年來致力於中國古代金銀器的系統性研究,圖文互見,可說是其一貫追求的研究方法與呈現形式,將沉睡於書典中的名目與往昔埋於地下而今重見天日的器物或重建連結,或直觀再現,這也是名物研究的要義所在。

全書為精裝五卷,中式翻身,內括九十萬字,圖逾四千幅:卷一呈列先秦兩漢魏晋南北朝; 卷二講解隋唐五代遼; 卷三分陳兩宋金元; 卷四宣明; 卷五詳清,並附錄極具資料價值的圖片來源總覽。 這部廿年來耕耘不輟的心血之作,除珍貴的學術和史料價值之外,書中的圖片和文字也極富審美價值,啟卷之際,仿若親臨一條通古接今的步道,可見流散於歷史時空中的斑斑璀璨,亦可聆聽古代載籍中的娓娓解說。

作者簡介

揚之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長期從事名物研究。 著有《詩經別裁》,《先秦詩文史》,《古詩文名物新證》(兩卷),《終朝采藍:古名物尋微》,《奢華之色:宋元明金銀器研究》(三卷),《中國古代金銀首飾》(三卷),《棔柿樓集》十卷,《〈李煦四季行樂圖〉叢考》,《定名與相知:博物館參觀記》,《物色:金瓶梅讀“物”記》等。

目錄

目次

凡例

導言

卷一遠方圖物:先秦兩漢魏晋南北朝

第一章先秦

第一節發展概貌:“金”風東漸與戎入中原

第二節兵戎佩服

一、戰國之前

二、戰國時代

第三節宮室器用

第四節金銀錯嵌器

第五節紋樣設計

一、近取本土

二、遠方圖物

第二章兩漢魏晋南北朝

第一節有圖譜意義的一個實例

第二節器具

一、車馬具,兵器

二、器皿

三、其他

第三節飾品

一、首飾之一:簪和釵

二、首飾之二:步搖花與步搖冠

三、首飾之三:金勝、金鈿、金璫

四、耳飾及其他

五、帶具

六、牌飾與飾片

第四節古滇國金銀器

第五節西藏早期金屬時代的金銀器

第六節西域出土金銀器

卷二別樹鳥同聲:隋唐五代遼

第三章隋唐五代器皿

第一節裝潢紋樣之大要

第二節風格演變概略

第三節酒食器

第四節香器

第五節日常雜用之器

第六節舍利容器及其他

第七節金銀扣與金銀平脫

第八節吐蕃金銀器

第四章隋唐五代飾品

第一節釵與簪

一、折股釵

二、鈿頭釵與鈿花釵

三、花釵與鳳釵

四、步搖及其他

五、簪

第二節寶髻、花鈿與花冠

第三節梳篦、耳飾及其他

第五章遼代

第一節紋飾、造型之大概

第二節器皿

一、酒食器

二、其他

第三節飾品

第四節舍利容器及其他

卷三自一家春色:兩宋金元

第六章兩宋金元器皿

第一節兩宋器皿

一、酒食器的類型、名稱與用途

二、酒食器的造型與紋飾

三、日常雜用之器

四、香器

五、舍利容器

第二節大理國金銀器

第三節金元器皿

一、酒食器

二、妝具及其他

第四節餘論

附:代表宋元筵席用器基本樣式的兩組實例

第七章兩宋金元飾品

第一節裝潢紋樣之大要

第二節釵與簪

一、折股釵:纏絲、竹節、鈒花

二、花招簪釵:並連式、橋樑式

三、宋式簪舉略

四、元式簪釵舉略

第三節梳篦

第四節耳環

一、宋金西夏耳環

二、元代耳環

第五節“三金”:手鐲、戒指、帔墜

一、金釧

二、金戒指

三、金帔墜

第六節項牌、佩飾與佩件

一、項牌

二、佩飾

三、佩件

第七節巾環、帽頂及其他

一、巾環

二、帽頂及其他

第八節腰金、佩魚

第九節節令時物

一、春幡

二、鬧蛾與燈毬

三、艾虎、釵符、香佩

四、延壽帶、百事吉結子及其他

第十節馬具

餘論

卷四繁華到底:明代

第八章明代器皿

第一節酒食器

一、酒注

二、酒盞、酒盂、盤盞

三、高腳杯與鑲金銀木鍾木碗

四、勸杯

五、爵杯

六、套杯

七、託盤

八、茶壺、茶匙

第二節日用雜器

第九章明代飾品類型與樣式

第一節䯼髻與簪

一、䯼髻

二、各式簪釵

第二節鳳冠、特髻、鳳簪、帔墜及其他

一、鳳冠,特髻

二、鳳簪、帔墜及其他

第三節耳環與耳墜

一、耳環

二、耳墜

第四節手鐲、戒指、鈕扣

一、手鐲

二、戒指

三、鈕扣

第五節佩飾

一、事件兒

二、墜領

三、禁步與玎璫七事

第六節網巾圈、帽頂及其他

一、網巾圈

二、帽頂

三、束髮冠

四、帶銙、絛鉤與絛環

附:女性首飾主要品類個案舉例

第十章明代飾品題材舉例

第一節“萬壽”

第二節釋道

一、藏密風格的裝潢題材

二、觀音及其他

第三節戲曲故事

第四節瀛洲學士圖及其他

第五節四時行樂

第六節應節紋樣及其他

一、綿羊引子

二、鬧蛾

三、春幡

四、瓜鼠

第七節餘論

一、關於明代藩王

二、流行紋樣與通俗文學的對應

三、主顧與銀匠

卷五曲終變奏:清代

第十一章清代器皿

第一節酒食器

第二節禮儀用器•供器•擺件

第三節其他

第十二章清代飾品

第一節特色首飾

一、鈿子

二、扁方,寶蓋,扁簪

第二節簪釵

一、耳挖簪

二、象生

三、面簪,流蘇

四、其他

第三節耳環與耳墜

第四節手飾、項飾與佩飾

一、手鐲,戒指,搬指,指套

二、項飾

三、佩飾

附錄一群媛譜

附錄二圖片來源總覽

附錄三引用文獻

後敘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中國金銀器】(共五卷)
NT$43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